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荔枝虽好吃,糖友要慎食

荔枝的营养价值

荔枝与香蕉、龙眼、菠萝并称为“南国四大水果”。荔枝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葡萄糖、果糖、蛋白质、钾和维生素C等。

对于普通人来说,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00~350克水果较为适宜。按一颗荔枝20克来计算,大约10~17颗就可以了。


糖友吃荔枝对控制血糖有什么影响

警惕高血糖 荔枝本身含糖量高,糖友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另外,大量进食荔枝后,血糖可能会有短暂下降,但果糖最终还是会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造成血糖波动大。

小心“荔枝病” 进食大量荔枝可以引起以低血糖为特征的“荔枝病”。荔枝含有高浓度果糖,大量果糖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甚至于过度分泌,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从而诱发低血糖。

糖友吃荔枝,不仅可能会引起高血糖,也有可能会带来低血糖风险,增加胰岛B细胞负荷以及引起血糖波动,建议糖友慎吃荔枝。


糖友吃荔枝要注意什么

荔枝的含糖量在18% 左右,属于高糖水果,不推荐糖友作为日常水果。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尝尝鲜、解解馋,可以在血糖控制平稳(即血糖基本达标)的前提下少量食用,并注意以下问题:

注意食用时间,切勿睡前或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两餐之间食用。

注意食用量,建议食用荔枝的量在80克(果肉)以内,遵循食物交换原则。

一般一次4~5颗,还要细嚼慢咽。

在开始吃的时候还要测一下血糖,如果血糖比日常偏高可以吃2~3颗。

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不可同时食用荔枝。

不吃未熟的荔枝和荔枝干。


果皮带绿的荔枝糖分低吗

荔枝有300多种,很多荔枝的果皮并不是通体鲜艳的红色。建议糖友最好根据荔枝品种来确定果皮颜色是否正常。

新鲜的荔枝果皮皲裂平坦有规则,手感紧致而有弹性;也有些颜色发青的荔枝可能属于光照不足或没有熟透,最好不要吃。任何果实没太熟的时候,都会存在糖少、酸多的现象,不仅口感酸涩,还会影响消化。


如何防治“荔枝病”

“荔枝病”其实是一种低血糖症

2017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清晰地解释了荔枝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是荔枝中含有两种降低血糖的毒素—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和次甘氨酸A。这两种毒素可能是荔枝不仅会使人产生低血糖状态,还把人体维持血糖稳定的糖异生途径(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封闭了,甚至还能降低人体分解脂肪供应能量的能力,让人体感觉全身发软、头晕眼花。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好在这些毒素不会积累,过一段时间就会被身体代谢掉。

吃了荔枝之后,只要正常吃饭,及时获取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就能有效避免低血糖反应。因此,千万不要因为吃了荔枝之后得到很多糖分,就忽略掉一餐。

“荔枝病”的表现 轻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手抖、大量出汗,重者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抢救还会导致死亡。此时如果能及时监测血糖,会发现血糖明显下降。

“荔枝病”的处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后,轻症者应在20分钟内喝葡萄糖水,再吃100~200克碳水化合物;重症者应即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有条件的话建立静脉通道、输注葡萄糖并即刻测血糖,以最快的速度送医院救治。

“荔枝病”的预防 有研究表明,健康人每日吃40~80颗荔枝有补益作用,只有在3餐进食量减少,又连续过量进食时才有可能会引起中毒性低血糖的“荔枝病”。因此,在一日三餐正常的前提下,适量摄入荔枝能有效预防“荔枝病”。


吃荔枝可以降血糖吗

荔枝属于高糖水果,用吃荔枝的方式降血糖并不靠谱,反而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主要原因有3个:

一是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多是体内分泌胰岛素的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荔枝不是药,解决不了胰岛素分泌的问题。

二是过量进食荔枝会在较短时间内引起低血糖,但时间较长后,果糖还是会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不降反升。

三是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兼有血脂异常,而食用大量的果糖会引起血脂紊乱,造成恶性循环。

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友可以适量吃荔枝。糖友千万不要因为荔枝吃得过多可以导致低血糖而误认为荔枝可以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