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内的旅游地,除了十笏园和风筝博物馆以外,还有一个少有人去的坊茨小镇。坊茨小镇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旅游景点,之前在一些旅游APP里看到别人拍的照片,基本都是年轻女孩去凹造型,她们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在如何把自己拍得更美,从而忽略了老建筑的神韵。
也正因为如此,去坊茨小镇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抱有太大希望。旅游感受分成两种,一种是期望值过高,最后觉得不过尔尔;一种是期望值较低,去过以后却奇怪了: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人那么少?坊子就属于后者。
坊子、坊茨小镇和坊子老区,这几个概念哪个更准确?个人更喜欢坊子老区的叫法。坊子现在是潍坊市的一个区的名字,是潍坊市下辖的四个区之一(潍坊的四个区的名字好听又有文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用它来代表那一片老建筑的区域,显然是范围过大。
坊茨小镇的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挺时髦、挺高级?反正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感觉它有点网红打卡地的味道。其实“坊茨”是德语“坊子”的发音。
坊茨小镇原本的规划是包含原有的坊子老区的所有范围,但这么大面积的整体开发,资金会是个天文数字,所以目前主要开发的就是德日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
这样看起来,个人认为,还是用坊子老区来代表这一块近八公里面积的地方,更准确一些。
坊子老区的价值不止体现在166处德日建筑上,2060处基本保存完好民国的老建筑也是国内罕见。虽然,这些老房子看起来有些破败了,但其中蕴含的历史感让人过目难忘。
对老房子的修复是个难题。其实看了坊茨小镇的核心区——坊茨新天地的修复效果以后,个人甚至认为,剩下的老建筑最好先别维修了。
怎么说呢?就好比一个天生丽质、但穿着朴素衣服的农村女孩,突然给她穿上了所谓的时髦服装、又化了妆,但是衣服、妆容和她的气质不相符合,看起来还不如原来的衣服适合她。所谓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在真正的美女面前,过度装饰反倒是减分项。
坊子老区的德式建筑,底色大多是黄色,是那种旧旧的、褪色的淡黄,但坊茨新天地里的房子,黄得崭新崭新的,要不是建筑格局还是老的,我甚至有点分不清它到底是不是老建筑了。唯一的优点,应该就是拍照好看。
在开发反倒容易是一种破坏的困局下,坊子老区采取了一种办法:把一些还没修缮的老建筑圈起来。这给近距离欣赏老建筑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德国建造的天主教堂修女楼,被铁栅栏和茂密的植物围得严严实实,最后不得已把手机从栅栏缝里伸进去,勉强拍了张照片。
坊子老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就是坊子火车站,不少旅游者都用这张照片作为坊子的封面照。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最具特色、甚至是国内唯一的建筑,就在坊子站里面。去那里需要穿过火车道,大家一定要小心,这个火车道虽然基本被弃用,但是每天下午还有火车通过。
穿过火车道,朝着火车站相反的方向走,不到300米,就到了胶济铁路上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德建扇形车库和德建机车维修车间。这两个建筑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建扇形车库建于1902年,占地面积约3260平方米,包括机车车库和机车转盘两部分。不但在中国见不到同类的机车库,即使放在全世界,都很少见造型这么独特且具有美感的建筑,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有美学价值。
机车维修车间顾名思义,就是维修火车的地方,它造型阔大疏朗,里面的层高高达10米,占地面积388平方米。正门是两个火车入口,看起来最多能同时维修两节机车。车间大门是黑底红边,以简单的几何图案做装饰,简单大气,工业风十足。